人物故事:
龔珍香,女,50歲,是張家界市桑植縣龍?zhí)镀烘?zhèn)一位普普通通的婦女,她九年如一日,細心照料殘疾婆婆的感人事跡,深受她兄弟姐妹、街坊鄰居的贊揚,村里的人提起她,沒有一個不夸她是孝敬老人的好兒媳。
龔珍香的婆婆周早英,今年88歲,九年前因在幫助做家務時不慎摔斷了股骨頭,因年歲已高多方醫(yī)治均未見好轉(zhuǎn),還因此耗盡了家中及哥嫂的積蓄,最終癱瘓在床。為維持生計,也是為了減輕哥嫂的經(jīng)濟壓力,丈夫楊國疇盡管手臂與腿都受過骨折的重傷,不能干重活,卻也不得不外出打工掙錢,常年回不了家。面對兩個孩子和一個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龔珍香沒有抱怨,而是積極樂觀地直面生活,撫養(yǎng)孩子,照料婆婆,撐起了這個在外人看來及其不幸的家庭。
婆婆自從腿受傷后,整天以淚洗面,情緒很不穩(wěn)定,在多方救治收效甚微后更是心如死灰。一次,龔珍香從地里忙完回來,竟發(fā)現(xiàn)婆婆一邊猛捶自己的腿一邊嚎啕大哭,她嚇壞了,趕緊上去阻止。婆婆見到她,哭著說:“我都這個像了,么得都干不得,活起(活著)就是負擔,你莫管我噠,我個兒愿死?!彼犃?,心里很不是滋味,哭著安慰婆婆說:“莫這么港(別這樣說)奶奶,您為了這個家操勞了大半輩子,怎么沒用?哥哥嫂嫂經(jīng)常講的,您是我們的主心骨,您在我們兄弟姐妹就是一家人,您不在噠,我們幾姊妹就是親戚噠。我們都離不開您啊。您動不得,不要緊的,有哥哥嫂嫂、有完幾姊妹(有我們幾姊妹),我們都會好好伺候您的,放心奶奶。千萬莫亂想!心里有什么事就告訴我,您腿腳不方便,我來當您的腿腳!”
后來幾天,龔珍香幾乎寸步不離地坐在婆婆身邊,耐心的勸導婆婆,跟她聊天,讓她不要放棄生存的希望,不要擔心家里的負擔。并反復告訴婆婆“哪怕治不好了,還有哥哥嫂嫂、姐姐們經(jīng)?;貋碚疹櫮€有我天天在身邊哈;哥哥嫂嫂出錢,我一定出好力,把您照顧好,讓您不冷到、不餓到”。
在龔珍香的悉心照料和勸導下,婆婆的精神狀況慢慢恢復過來,經(jīng)過精心調(diào)養(yǎng),身心狀況越來越好,也不再胡思亂想。
這一癱瘓,就是整整九年,在床的時間久了,婆婆有時候會比較煩躁,龔珍香唯恐心情不順影響婆婆身體健康,經(jīng)常陪她聊天解悶,開導婆婆,鼓勵她要積極樂觀一點。
有段時間婆婆心情很差,一次,龔珍香忙完一天的活回家,辛辛苦苦做好晚飯喂婆婆,婆婆竟因為飯沒吹涼被燙到為由,將飯菜打翻在地并破口大吼。龔珍香什么都沒說,只是默默等婆婆發(fā)泄完了,重新做好飯菜,確認不燙了繼續(xù)喂婆婆。
她常對婆婆說:“您年紀大了,身體又動不得,一定不要悶悶不樂,不然身體會更差的。您心里有么得事、您想那么搞,就只管跟我講,我搞不好的,我就告訴哥哥嫂嫂,他們一定有辦法的。您盡管放心,我們會一直好好照顧您!”龔珍香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龔真香的哥哥嫂嫂也非常孝敬婆婆,每月至少回家一次,買足婆婆的必需品,但他們畢竟在縣城有他們的工作,沒辦法天天照顧婆婆。只有龔真香才能時時刻刻照顧婆婆的飲食起居。她勇敢地挑起侍奉老人的重擔,操持家務,伺候老人,忙里忙外,飲食起居精心照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九年之中,她每天給婆婆穿衣服、梳頭、洗臉、洗身子、喂水喂飯,每周定期給婆婆洗頭、洗腳、剪指甲、洗衣服。做到了被褥勤洗勤換。
因為腿腳原因,婆婆大小便均不能自理,她更是不嫌臟不嫌累親自端接。婆婆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村人,非常節(jié)儉,連尿不濕、紙尿褲都要重復使用,讓龔珍香很為難,無奈之下,只好把這種情況告知哥嫂,哥哥嫂嫂就隔三差五從縣城連夜回家勸導婆婆,還半開玩笑地規(guī)定:“我這次帶回來多少紙尿褲我知道,您必須聽珍香的,每天換一次,我回來清數(shù),沒用到那么多,我就要刮您的鼻子”。婆婆笑了,哥嫂也笑了,龔珍惜在一旁也笑了。
就這樣,在哥嫂的幫助下,她熱心侍奉老人,從沒叫過一聲苦,也沒說過一聲累。記得有一次風雨交加的黑夜,婆婆不忍心打擾龔珍香的睡覺,自己起來小便,不慎栽倒屋后滴水溝里。睡夢里聽到響聲的龔珍香,連忙起來,好不容易才將婆婆抱進屋。清洗很久才睡覺。為了避免類似事情,龔珍香就從自己的房間搬到婆婆隔壁房間,幾乎與婆婆住在一了起。這樣,在外工作的哥嫂也放心了許多。生活中這樣的細節(jié)還很多。不少人問她:“你為什么這樣孝敬婆婆”?她回答說:“婆婆這一輩子不容易,拉扯我們幾姊妹受盡了苦,現(xiàn)在年紀大了,身體不好,活動不便,正是需要照顧,安享晚年的時候。我們做晚輩就應當照顧好老人,讓老人家生活的舒心,才能對得起她的付出,我心里也才覺得踏實些,好受些”。
龔珍香不忍心加重哥嫂的經(jīng)濟負擔,也不忍心讓丈夫因家庭經(jīng)濟負擔太勞累,千方百計地想辦法補貼家用。盡管照料婆婆十分繁重,她依然沒有讓家里的幾畝地荒著。丈夫不在家,她只能自己上陣,開墾、播種、澆水、施肥。起早貪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極其不易,但她咬牙堅持了過來,因為她能依靠的只有她自己,作為家里的頂梁柱,只要她不倒,一切都有希望。除此以外,她還堅持每年養(yǎng)3-4頭豬,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打豬草、熬豬食,辛辛苦苦喂養(yǎng)大,年底再賣出去。雖然對于巨額的日常開支及婆婆的治療所需依舊是杯水車薪,但總歸貢獻了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龔珍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村婦女,她在做的也是平平凡凡的事。但一個人,能將一件平凡的事持之以恒,不怨不悔地做下去,那就是偉大的。她的一言一行得到了哥哥嫂嫂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姐姐們的高度贊揚、得到了兒女等晚輩的尊重;她的事跡,只是千千萬萬普普通通農(nóng)村婦女任勞任怨、辛勤勞作的集中體現(xiàn)。但平凡之中,凸顯出來人性之中的閃光點。
龔真香臥床的婆婆這么多年來,最為欣慰的一件事就是:“人常說久病無孝子,但是我的兩個兒媳,這么多年以來一句重話都沒說過我?!?
- 來源:湖南文明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