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周海燕,女,張家界市陽戲傳習所工會主席、張家界市微愛公益服務中心發(fā)起人、負責人,助。她12年來如一日,和伙伴們志愿開展敬老、扶幼、助殘、環(huán)保、助學、賑災、募捐、公益交流等公益活動,個人累計志愿服務時間近1.2萬小時,組織志愿者獻血86000毫升,團隊募集、發(fā)放愛心款近190萬元,動員、組織各類愛心人士上萬人次,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幫助著別人,也快樂自已。
她是微公益的踐行者
周海燕不僅自己一對一結對助學貧困學子,還組織志愿者一對一結對助學,引進了中華思源工程“揚帆計劃”,籌集和申請愛心書籍、體育用品,發(fā)放到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們手中,現(xiàn)在已經發(fā)放2所學校,其他6所學校正在物資發(fā)放中,價值10萬余元。
為了豐富孩子們的課外生活,2017年引進價值52萬元“零錢電影院”項目,在張家界市永定區(qū)三岔、青安坪、合作橋、溫塘等地修建“零錢電影院”,讓孩子們免費零距離接觸電影;引進“花樣盛年”公益項目,為3087個孩子送去價值16萬元的運動鞋;引進“愛心書包漂流”項目,價值3萬余元200個愛心書包已經送到孩子們手中;籌集價值20萬余元的凈水器、5萬元的羽絨服、5萬元的童裝、2萬余元的家庭溫暖包、1萬元的學習包、1000斤的愛心大米、贈送到山區(qū)學校、敬老院,溫暖了求學學子之路、溫暖了老人的心。
她心系殘疾兒童等弱勢群體。多方聯(lián)系籌措,給聽障孩子送去價值10萬余元的藍牙助聽器;組織和號召愛心企業(yè),開展關愛健康、助殘助老等活動,開展百名殘友過大年、溫情敬老院等活動,送去愛心物資價值5萬元;同時編排和執(zhí)行導演各類大型公益晚會,募捐愛心物資價值30萬余元。
她還時不時的去看望貧困學子,送去社會的溫暖和鼓勵。組織志愿者積極和他們互動,讓孩子們在感受到社會的溫暖的同時,學會與人交往,建立他們的自信心,走出自卑、自閉的心里。她是微公益的組織者
她組織引進了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聯(lián)合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發(fā)起“我的父親母親”大型社會公益活動——“黃手環(huán)行動”公益項目,定期開展“黃手環(huán)行動”,為罹患病癥、有走失危險的老人和家屬免費發(fā)放黃手環(huán),幫助走失老人早日回家。已經發(fā)放300個,近期繼續(xù)發(fā)放300個黃手環(huán),串連起老人和家庭聯(lián)系的保障。
在張家界市2018年元宵文明勸導志愿服務活動中一次性組織117名志愿者,開展咨詢、引導、秩序維護、衛(wèi)生保潔等,讓張家界市美好的城市風貌和人文素養(yǎng)充分的展現(xiàn)在全世界面前;她積極和湖南綠色瀟湘溝通銜接,簽約成立河流守望者張家界行動團隊,組織環(huán)保志愿們活躍在美麗的澧水河畔,日日夜夜的守護這條母親河;她不僅自己長期堅持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還號召他人加入無償獻血、無償獻血志愿服務的隊伍,組織志愿者共計捐獻血液86000毫升,挽救了無數(shù)的生命和家庭;積極響應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fā)起的“一家衣善”衣物循環(huán)回收活動,引進和開展了“一家衣善”公益項目。
她是微公益的推動者
2017年10月,她引進成立了中國雷鋒報·好人中國張家界站、張家界市雷鋒驛站,發(fā)現(xiàn)社會上的好人,報道社會上發(fā)生的好事、宣傳社會正能量。她引進的公益項目輻射人數(shù)上萬人。她熱忱地投身志愿者行動中,立足本職工作、熱心公益事業(yè)、扶貧濟困、服務群眾、奉獻社會,在扶貧幫困,環(huán)境保護、助殘助老、大型活動等領域中廣泛開展“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關愛生命”等志愿服務,帶動張家界市微愛公益服務中心把志愿服務向“深入化、便捷化、全民化、常態(tài)化、品牌化”方向發(fā)展。
志愿服務一天、兩天并不難,難的是長久堅持,持之以恒。13年來,周海燕都是利用自已的全部空余時間投入到了志愿者服務之中,為了籌備一次公益活動,通宵達旦地忙活幾天幾夜也是常事。她總是這樣默默付出精力、財力和時間。有人說她很傻,有人不理解,有人說她有目的。面對這些話語,她總是淡然一笑。她經常這樣說,“公益事業(yè)就是我每天要做的事,不是等到將來有機會再做!我的快樂來自于幫助他人,奉獻社會,我常常能從這些中發(fā)現(xiàn)我自己的人生價值?!薄坝枞嗣倒?,手有余香,在服務社會這條道路上一路走來,既有辛苦,也有歡樂;既有難過,又有難忘;既有淚水,更有汗水。但是經過服務大家、服務大眾的洗禮,我平凡的人生不再平凡!”
- 來源:張家界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