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法院:聚“賢智” 拆“心墻”通“心路”
紅網時刻新聞通訊員 唐麗君 洪軍 報道
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兩戶人家,被“堵心墻”阻斷了鄰里情,是誰都不愿遭遇的情形。近日,慈利縣人民法院通津鋪法庭聯(lián)合鄉(xiāng)鎮(zhèn)司法所、當?shù)卮逦瘯晒φ{解一起相鄰通行糾紛案件,近一年的鄰里恩怨成功化解,雙方當事人冰釋前嫌,握手言和。
據(jù)悉,唐一(化名)與唐二(化名)即是鄰居又是親戚。兩家人的祖宅曾共用一塊曬坪,后來唐二在祖宅旁重新修建了房屋,便搬離了祖宅,唐一也翻修了祖宅房屋并將共用曬坪用圍墻圍了起來,辦理了房產手續(xù),但由于唐二去往自家雞棚經過唐一家前的曬坪更加方便,故兩家人繼續(xù)約定共用這塊曬坪,唐一也將圍墻的小門鑰匙交付給了唐二。
2024年,由于雪災壓垮了唐二家的雞棚,唐二重建雞棚時,將建筑材料擺放在這塊“共用”的曬坪上,唐一以建筑材料擺放時間過久、施工重型車輛長期通行影響其房屋安全為由,與唐二發(fā)生爭執(zhí),唐二索性在該曬坪上修筑了一道圍墻,將曬坪一分為二。后矛盾升級,雙方鬧至鄉(xiāng)鎮(zhèn)政府。
鄉(xiāng)鎮(zhèn)政府第一時間同通津鋪法庭法官曾略取得了聯(lián)系,法官在收到該案后,第一時間聯(lián)系轄區(qū)司法所和村委會了解情況,得知鎮(zhèn)政府、村委也多次組織雙方調解,但雙方之間的矛盾仍未得到有效解決。
“我理解大家的情緒,但沖動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希望雙方能夠利用今天的時間,冷靜思考一下?!笨紤]到雙方爭議較大,各調解成員決定給予雙方一天“冷靜期”,通知雙方第二天再次進行磋商。
為了盡可能一次性化解糾紛,法官第二天與司法所工作人員和村干部再次來到糾紛地進行現(xiàn)場調解。
法官直接點明問題癥結:“原告你常年不在家,被告在你場子上堆點東西,你不得感謝人家跟你照看到家里??!”
“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考慮到相鄰通行的公序良俗問題……”調解時,法官將民法典中關于“相鄰權利人”應如何“正確處理相鄰關系”的法律依據(jù),轉化為鄉(xiāng)親們聽得懂的鄉(xiāng)規(guī)民約細細勸導。
“不光是為了彼此,就算是為了后人,不也得把曬坪空出來,對吧?”法官瞄準時機,從有利于兩家后人感情維系的角度,一針見血。
“法官說得對,為了兩家后人,我愿意把場子空出來?!痹诜ü俚囊龑?,雙方開誠布公地進行了一次深入談話,將心底的不滿都說了出來。
最終,通過法官數(shù)個來回的溝通、協(xié)調,雙方最終達成人民調解協(xié)議,并在司法所、村委、鄰里的見證下,雙方恢復了曬坪的通行暢通。
下一步,慈利法院將不斷推動“楓橋式人民法庭”建設,做深做實能動司法,積極主動與基層調解組織交流互動,充分發(fā)揮基層調解組織在訴源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及時有效地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