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好人"推選活動的思考:讓核心價值觀教育"活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注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化、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近年來,湖南不斷深化開展網上“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在“湖南好人”推薦評選宣傳中,主動在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上下功夫,通過系列活動和工作的持續(xù)開展,將理論回歸生活,讓認識走向實踐,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湖湘大地動起來、活起來、美起來。
2018年1月31日上午,1月中國好人榜發(fā)布儀式在長沙舉行。全國道德模范廖月娥、李國武、劉真茂,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孟繁英、謝海華上臺為中國好人代表佩戴“中國好人”綬帶。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一、增強“腳力”,在實踐性生活化上下功夫
踐行“四力”要求,在深入實踐中練就強勁腳力。價值觀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來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活實踐,體現(xiàn)著當代中國人的生活目標、生活秩序和生活準則。通過在全省廣泛開展網上“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將“湖南好人”所體現(xiàn)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于群眾日常生活之中,讓人們在生活實踐中感知、領悟好人精神。
一是注重面向基層發(fā)掘身邊典型。強勁的“腳力”是發(fā)掘“身邊好人”的基礎,決定推薦評議出的身邊好人是否真正“可親、可敬、可信、可學”。近年來,湖南組織開展“湖南好人”推薦評選宣傳活動,各級文明委成員單位、市州文明辦立足基層,周密部署,層層推薦,已形成縣、市、省三級“好人”評議時序,形成前后銜接、逐級提升的工作鏈條,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發(fā)掘身邊好人,真正做到了群眾評、評群眾,群眾學、學群眾,發(fā)掘出了諸多群眾身邊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有溫度的典型人物。截至目前,已有1233人(組)入選“湖南好人榜”,506人(組)榮登“中國好人榜”。
二是注重面向群眾評議身邊典型。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必須走近群眾、貼近群眾,特別是要在心理情感上體現(xiàn)百姓情懷,才能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湖南省文明辦開展“湖南好人”推薦評選宣傳活動,注重將活動辦成群眾發(fā)現(xiàn)典型、學習典型的過程,成為群眾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過程,從而進一步提升了活動對廣大群眾的吸引力、參與度。湖南把推薦評議身邊典型的重點放在行業(yè)、社區(qū)、企業(yè)、學校、村鎮(zhèn)等基層單位,讓身邊典型具有了真實性和生命力。像長沙評選的“長沙好人·身邊雷鋒”、衡陽評選的“衡陽好人”、邵陽評選“邵陽好人”、郴州宜章縣評選的“宜章好人”……一個個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yè)奉獻、孝老愛親典型不斷涌現(xiàn),在全社會形成了學習好人、宣傳好人、爭當好人、關愛好人的濃厚氛圍。
全國誠實守信道德模范劉真茂領取“好人典型禮遇卡”。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三是注重面向社會讓好人受尊重。只有樹立正確的“好人導向”,讓“身邊好人”得到應有的禮遇尊重,才能促進全社會形成尊重“好人”、爭當“好人”的濃厚氛圍。近年來,湖南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讓“身邊好人”在給社會帶來溫暖的同時也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愛和溫暖。在長沙、郴州市等一些區(qū)縣,對轄區(qū)內的“身邊好人”頒發(fā)“好人禮遇卡”,讓好人在游覽、乘車、體檢、訂報、窗口服務、生日、保險、資金幫扶、志愿幫扶等方面獲得禮遇;在衡陽、常德、懷化等地相繼出臺其旅游文化景區(qū)向“中國好人”“湖南好人”免費開放。今年4月29日,長沙地鐵2號線“好人專列”開啟,車門車廂里張貼了“中國好人”“湖南好人”“長沙好人”等精美照片、人物事跡及感言。乘客在乘坐地鐵的同時,就能親身感受“好人”帶給的感動。
“中國好人”“湖南好人”“長沙市最美志愿者”等好人代表在印有他們照片的車廂門前合影。(拼圖)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二、增強“眼力”,在靈活性具體化上下功夫
踐行“四力”要求,在洞察事物中練就敏銳眼力。增強眼力,就是強調宣傳思想干部要擦亮眼睛,在千絲萬縷的生活表象中,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判斷、善于辨別,用具體化表現(xiàn)方式方法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靈活性,宣傳傳播好真、善、美。
一是注重社會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形成全黨全社會努力辦好思政課、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學生積極學好思政課的良好氛圍。為此,湖南省文明辦湖南文明網組織策劃并協(xié)同湖南衛(wèi)視,精心制作了兩季16期《我們的旗幟》特別節(jié)目。節(jié)目通過邀請國內高校優(yōu)秀大學生參與體驗“中國好人”“湖南好人”的工作生活,真實感受身邊好人奮斗的故事,把身邊好人的榜樣力量轉化成青年大學生成長的生動實踐。節(jié)目一經推出,收視率和群眾口碑雙雙爆棚,由湖南文明網發(fā)起的#大學生走近中國好人##大學生走近湖南好人#微博話題,截至目前,閱讀達3834萬,討論14465次。
大學生趙卓瑤與“水稻醫(yī)生”肖放華一起工作5天,體驗下田播種、插秧,一起冒雨采集數(shù)據、整理種子。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二是注重實時采寫。增強“眼力”,注重在平凡的社會生活中,用獨特敏銳的眼光,及時發(fā)現(xiàn)、捕捉身邊的故事,并將報道的思想感悟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力求把生動感人的事件宣傳報道好,達到良好的宣傳傳播效應。2018年2月,湖南省文明辦湖南文明網記者彭團,從通訊員投稿線索中發(fā)現(xiàn)一張搶修水管的工人赤膊鉆進0度冰冷水井維修爆裂水管的感人圖片,通過多方聯(lián)系,采訪到了當事人,進行了系列報道。其中《“潛水哥們”的日常:常常洗“冷水浴”,有時被誤認為是“小偷”》一經報道,“潛水哥”敬業(yè)奉獻的事跡感動了無數(shù)網友,當天就有2.3萬網友紛紛為“潛水哥”點贊。網友“愛是永恒”留言:他們是一個個平凡崗位上的人,可是,他們的人生故事我覺得很不平凡。
“潛水哥”李偉軍為搶修水管,赤膊跳入近0度冷水。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三要注重以小見大。增強“眼力”,樹立小事就是大事的觀念。去年以來,湖南省文明辦注重從小角度出發(fā),用最簡單的故事,塑造生活中“身邊好人”的形象。由湖南省文明辦湖南文明網協(xié)同《瀟湘晨報》共同策劃出品了“不錯哦!好人湖南”系列微視頻,每集4分鐘左右,講述一個人或一群人為主的“身邊好人”平凡故事。湖南文明網協(xié)同湖南經視,在《經視焦點》欄目中開設“文明湖南”專欄,開啟以“講好人物故事”這一主軸,通過記者的實地體驗、感受,用紀實的手法,記錄“身邊好人”在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目前,已經報道了40期,每一期故事都感人肺腑,讓人們產生共鳴。
三、增強“腦力”,在持續(xù)性日?;舷鹿Ψ?
踐行“四力”要求,在善思篤行中增強腦力。增強“腦力”,注重在組織開展網上“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過程中,通過“湖南好人”推薦評選宣傳系列活動的開展,不斷思考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常態(tài)化和長效化,突出培育的持續(xù)性。
一是注重長效機制保障。2016年3月,按照中央文明辦《關于進一步深化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的通知》,湖南開啟湖南好人推薦評選宣傳活動,建立了《湖南好人評選管理辦法》,各地市也相應出臺相關條例辦法。郴州出臺《郴州市禮遇幫扶“好人典型”實施辦法(試行)》;長沙出臺《長沙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將禮遇好人列入到了條例之中;張家界出臺《張家界市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開辦道德貸款業(yè)務的指導意見》,明確將“湖南好人”列為“道德貸款”對象,簡化授信、優(yōu)惠授信,在貸款流程、方式、額度等方面給予提供便利。通過系列機制的建立,確保了活動的長效性,推動和拓展了湖南好人推薦評選宣傳活動在各市州的開展,讓好人效應在全省落地生根。
2019年1月以來,長沙市開福區(qū)設計了一批“中國好人”燈箱,并在棲楓路、濱河南路等主干道布點,將全區(qū)29位中國好人的形象進行展示。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二是注重活動持續(xù)開展。近年來,湖南持續(xù)組織舉辦了2場由中央文明辦主辦的月度中國好人榜發(fā)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xiàn)場交流活動,10場由湖南省文明辦主辦的“湖南好人榜”發(fā)布暨中國好人和湖南好人現(xiàn)場交流活動。通過中央、省級活動的開展,帶動了各市州、縣區(qū)身邊好人現(xiàn)場交流活動的開展,從而在全省形成了學習好人、宣傳好人、爭當好人、關愛好人的濃厚氛圍。在湖南郴州,以“創(chuàng)建好人村(社區(qū)),爭做郴州好人”活動為載體,不斷加大尋找好人、發(fā)現(xiàn)好人、推介好人力度。當?shù)爻闪⒑萌岁P愛協(xié)會,聘請專人負責好人推薦、搜集和評選工作,建立“郴州好人”儲備庫,籌措郴州好人關愛專項資金,加強對鄉(xiāng)鎮(zhèn)、街道、社區(qū)、村級好人推選的指導。同時,設立“郴州好人”宣傳榜,開展“好村官”“好醫(yī)生”“好媳婦”“好家庭”等評選活動,重獎各類身邊好人好事。
三是注重常態(tài)宣傳傳播。增強“腦力”,2016年4月,湖南省文明辦策劃開展“湖南好人·每周一星”集中宣傳活動,截至目前,全省廣播電視、報紙、網絡、手機客戶端全媒體已連續(xù)報道179期“湖南好人·每周一星”感人事跡,持續(xù)多維度集中宣傳,以典型人物報道的平民化視角,讓社會主流價值肯定好人行為,點贊好人事跡,讓“好人現(xiàn)象”形成“好人效應”。近年來,在湖南各地,已經形成了把宣傳“身邊好人”成為一種常態(tài),在諸多單位、社區(qū)、學校、鄉(xiāng)村等地均設立了“善行義舉榜”,不少市州建立了“好人公園”“好人廣場”“好人墻”“好人館”“好人協(xié)會”等。一系列的常態(tài)化宣傳,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了善行義舉,激發(fā)了人們向善向上的美好愿望,動員和凝聚了更多的身邊好人來服務社會、奉獻愛心、傳承文明。
“湖南好人·每周一星”專題頁面截圖。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四、增強“筆力”,在藝術性形象化上下功夫
踐行“四力”要求,在筆耕不輟中練就不凡筆力。增強筆力,做到以文載道、以文傳情、以文植德,運用各類文化形式,演繹“身邊好人”感動故事,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不知不覺中深入人心。
一是注重事跡報道。人物事跡報道所產生的強烈感染力和吸引力,得益于采寫者的不凡筆力。近年來,湖南省文明辦引導省內主流媒體對各市州推薦評議的“身邊好人”,偏重感性引導和情感因素,從不同角度采寫出“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人物事跡報道,鮮活地記錄和展現(xiàn)了每一位“身邊好人”感人故事。像《湖南日報》精心選派骨干記者參與采訪報道,推出了一批又一批有溫度、接地氣的人物事跡;“紅網時刻”“新湖南”等新媒體客戶端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持續(xù)推出“湖南好人”的實時最新事跡報道。
二是注重故事改編。將人物新聞報道或事跡,改編成小故事,運用廣播、網絡和手機新媒體等平臺廣泛傳播,力求讓更多觀眾喜歡聽、愿意聽、聽得懂。湖南省文明辦在中央文明辦組織編輯出版的《中國好人傳》一書中選取了120位湖南籍“中國好人”,通過通俗化、口語化改編,邀請湖南廣播電視臺知名主持人參與故事錄播,聽眾隨著主講人精彩的講述,得到了情感上的共鳴、思想上的升華,拉近了主人公、受眾和媒體三者間的距離,凸顯了“中國好人故事”的社會價值。
喜馬拉雅FM《中國好人》聲音傳記專欄頁面截圖。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三是注重文藝創(chuàng)作。增強筆力,在文藝創(chuàng)作的表現(xiàn)力、傳播力上下功夫,力求創(chuàng)作出接地氣、有溫度的文藝作品。近年來,引導專業(yè)隊伍深入挖掘“湖南好人”背后的感動故事,推出了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兼具的詩歌、戲曲、情景劇、廣播劇、微電影、歌曲等文藝作品,進一步增強了“湖南好人”的吸引力、感染力,讓群眾愛聽愛看、產生共鳴,充分發(fā)揮了文藝作品鼓舞人、激勵人的作用。像原創(chuàng)情景劇《諾言》,深情演繹了楊文軟、扎西志瑪兩位少數(shù)民族醫(yī)生,承諾為祖國民族地區(qū)健康事業(yè)服務50年的感動故事;歌曲《中國好人》通過獨唱、合唱和湘劇表演唱等形式,已唱響三湘大地。
原創(chuàng)音樂情景劇《諾言》。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通過增強“四力”實踐,我們深刻體會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思想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力且有效的方法論指導。讓我們不斷創(chuàng)新,繼續(xù)持續(xù)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提高政治能力、提升業(yè)務本領、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錘煉工作作風,努力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湖南省委宣傳部 劉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