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了鄉(xiāng)村 富了百姓——探尋慈利縣羅潭村蝶變之路
田育才
帳篷營地中,露營的游客慕名前來;洞穴餐廳里,就餐的團隊排起長龍;有機果園中,采摘的市民絡繹不絕……
這里是羅潭村,位于慈利縣三官寺土家族鄉(xiāng),是張家界旅游扶貧的一個傳奇:短短4年時間,從一個省級重點貧困村,變成脫貧攻堅示范村;從田園荒蕪、年輕人紛紛逃離的“空心村”,變成環(huán)境整潔、宜居宜游的“網(wǎng)紅村”……
6月19日至23日,筆者走進村中,探尋羅潭村的蝶變之路。
引進禾田居,鄉(xiāng)村旅游迎客來
6月21日,早上7時,晨曦初露。胡新平一家3口就要出門,他駕駛新買不久的小汽車,先送孩子上學,再送妻子到酒店上班,最后駕車返回到禾田居山谷上班。
禾田居山谷是羅潭村2015年引進的旅游扶貧項目,由深圳禾田居集團投資,包括集裝箱酒店、洞穴餐廳、帳篷營地、戶外燒烤園、蔬菜種植基地等,以土家族農(nóng)耕體驗為主,因其“返璞歸真”的休閑生活方式,吸引不少海內(nèi)外游客前往“打卡”體驗,自2016年營業(yè)以來,有50多萬游客前來觀光。
今年38歲的胡新平,曾罹患腦部膠質(zhì)瘤,治病花光了積蓄,一度債臺高筑。村里引進禾田居山谷項目后,送他外出參加培訓。他回來后成了禾田居山谷的水電工。
“修了新房,買了新車,兩口子年收入超過10萬元?!焙缕秸f,他月收入有4000多元,妻子廖旦娥則在村里引進的張家界路上度假酒店當服務員,月收入也有4000多元。加上村里流轉(zhuǎn)土地入股分紅,一家人的日子過得愜意而富足。
“每個月支付工資、租金、分紅60多萬元。”禾田居山谷總經(jīng)理莫章軍介紹,禾田居山谷的120多名員工,6成來自于羅潭村,其中許多是建檔立卡貧困群眾。
“這兩年,村里變化特別大。過去見面打招呼都問吃飯沒,現(xiàn)在見面都問上班沒?!贝逯判薷M臉喜悅,“群眾得到了實惠,村民年均純收入大幅增長?!?
盤活山資源,農(nóng)旅融合走新路
夏日午后,來到村里的桃園基地,滿樹的鮮桃掛滿枝頭,前來采摘的自駕游客,或采摘、或提籃、或拍照,好一幅美麗鄉(xiāng)村夏日采摘圖! 羅潭村村支兩委班子意識到,除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外,還得因地制宜,盤活大山資源,做好土地文章。于是,村里流轉(zhuǎn)土地1600多畝,投資300多萬元,發(fā)展起“桃花園、楊梅園、垂釣園”,建起瓦窯堡飯莊,吸引市民和游客來村里采摘、垂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