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區(qū)橋頭鄉(xiāng)楠木村:全力以赴答好抗旱減災“加試題”
紅網時刻張家界10月30日訊(通訊員 吳俞京)目前張家界市正面臨1957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極端干旱天氣,抗旱保水、森林防滅火、農業(yè)生產等工作迎來巨大挑戰(zhàn),永定區(qū)橋頭鄉(xiāng)楠木村堅決貫徹落實市區(qū)兩級應對2022年夏秋冬連旱抗旱減災工作動員會會議精神,按照鄉(xiāng)黨委、鄉(xiāng)政府具體工作部署要求,該村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出臺詳細工作方案,定期召開調度會,及時分析研判部署工作,因地因勢全面部署落實抗旱減災工作,全力開展保水用水找水、森林防滅火、秋冬作物種植、水利設施冬修等工作,全力以赴答好抗旱減災“加試題”。
為切實保障好人畜飲水安全,楠木村通過沿楠木溪河定點利用挖掘機等機械開挖建造9個蓄水池用作臨時取水點,計劃鋪設1主3副多分支的給水管網絡體系接入劉家埡水庫,利用抽水泵在大灣河溝水坑抽水,通過橋頭鄉(xiāng)人民政府消防車同時自己購入2個容量為1噸的超大水缸為群眾及時送水,聯系專業(yè)勘測技術隊伍勘測具備開挖機井的條件的地方。
為有效抓好森林防滅火工作,楠木村通過五項舉措有效開展森林防滅火工作,一是加強宣傳管理,從源頭上減少野外用火行為;二是加強巡邏防控,第一時間發(fā)現野外用火行為;三是加大處罰力度,從嚴打擊震懾野外用火行為;四是加強物資配備,有效提升森林火災防控能力;五是加強隊伍建設,有效提升森林防火處置能力。
全力抓好秋冬農作物種植工作,楠木村充分利用村村響廣播、天門清風群,通過召開屋場會、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等會議,及時發(fā)布重要氣象信息,加大抗旱知識科普宣傳,提升群眾抗旱自救意識,引導群眾通過修建臨時蓄水坑、抽水、挑水、覆蓋薄膜等方式科學抗旱減災,沿著楠木溪河定點挖掘修建臨時蓄水池,借助抽水設備、維護水管為農作物進行灌溉澆水抗旱,同時楠木村組織對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難群體戶的農作物進行送水澆水抗旱,對于尚未出苗的油菜地運用修建臨時蓄水坑、抽水、挑水、覆蓋薄膜、送水等方式開展抗旱保種工作,并由村干部與村民小組組長對組內尚未出苗油菜地進行跟蹤,及時與鄉(xiāng)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對接聯系油菜種,進行補種,切實保障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
提前規(guī)劃,做好水利設施冬修計劃。為提高應對旱情能力,楠木村制定水利設施冬修計劃:計劃沿楠木溪河修建臨時蓄水池;修建集中供水池3座;開挖機井2座;加設鋪設給水管;引入自來水公司水管;整修山塘;新建灌溉水溝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