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區(qū)后坪中學開展研學實踐活動 將課堂搬進大自然
在大湘西記憶博覽館開展研學活動。
學生們黃龍洞了解溶洞的形成過程。
紅網(wǎng)時刻張家界6月13日訊(通訊員 張奇 裴武軍)6月13日,張家界市永定區(qū)后坪中學七一九年級550余名師生在張家界天馬國旅1+1陽光少年輔導員的帶領下來到武陵源開展“尋訪湘西記憶,探秘地心奧秘”的研學實踐活動。
孩子們首先來到黃龍洞,在研學導師的帶領下參觀黃龍洞,了解流水溶蝕作用的原理,認識溶洞內(nèi)的鐘乳石、石柱、石筍、石花等,了解溶洞的形成過程以及石鐘乳、石筍、石柱的成因,在溶洞里尋找洞中的“定海神針”。
在黃龍洞生態(tài)廣場,后坪中學給學生上了一堂山水實景課,將課堂搬進了大自然。在老師的帶領下誦讀了“索溪峪的野”“迷人的張家界”等課文,實地感受課文中對張家界山、水、石的奇和森林、野生動物等幾個方面的描寫,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張家界迷人的景色,將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在武陵源風景區(qū),孩子們還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培養(yǎng)了孩子們熱愛自然的情感,激發(fā)學生作為張家界人的自豪感。
隨后,師生們又走進大湘西記憶博覽館,在實踐中沉浸式互動體驗,開拓眼界,傳承本土民族文化。孩子們打卡了“哈利路亞”懸浮山,感受自然魅力、探究張家界地貌的形成過程;鑒賞從民國到北宋時代的湘西地區(qū)民間珍貴藏品;親身體驗3D、VR、全息投影、魔幻劇場、水幕、模擬地震平臺等高科技技術復活與演繹歷史故事,感受科技的魅力;實景體驗土家族婚禮,了解特色婚嫁習俗;穿越時空與湘西歷史各代先賢進行對話,緬懷賀龍元帥,傳承紅色革命精神。
此次活動讓學生寓教于樂、學中行、行中學。同時增強學生的光榮感、使命感和責任感,爭做新時代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