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志愿者夫妻攜手“抗疫”的一天
你見過凌晨2點的張家界嗎?
藍色港灣8棟的黨員夫妻丁建勇和譚清華見過。夫妻倆一個在昏暗的燈光下協助醫(yī)護人員做核酸檢測,一個在電腦面前忙著摸排本棟居民的健康情況……夫妻倆為何如此“賣命”?丁建勇的回答是:“我們共產黨員如果不去做,還有誰去做呢?”這也是他參加“抗疫”志愿隊期間說過的最多的一句話。
丁建勇和譚清華夫妻倆不僅都是張家界市的公職人員,更是共產黨員。在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盡管自己還有單位上的事情要忙,但倆人在志愿服務上的想法卻非常一致:要立即行動起來,為自己小區(qū)的疫情防控貢獻應有的力量!
自7月30日接到疫情防控任務開始,夫妻倆第一時間報名了小區(qū)的志愿服務活動,協助小區(qū)工作人員摸排居民健康情況,參加協助核酸檢測、搬運物資、掃樓宣傳、站崗執(zhí)勤等抗疫工作。
剛開始那幾天,夫妻倆經常忙到凌晨兩點多,丈夫在外協助醫(yī)護人員做核酸檢測和安全排查,妻子在內幫助理清本棟樓的工作流程和頭緒。丁建勇經常對妻子說:“我們能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這樣別人就可以少做一點了?!眱煽谧訋е@樣的信念開啟了他們抗疫之路。
早上6:00起床洗漱吃早餐,7點準時下樓開始接送物資,接到物資后,一個一個打電話通知居民下樓領取。對于一些腿腳不方便的居民們,丁建勇總是樂意幫他們把東西送到門口,卻毫無怨言。由于這些物資來自不同的平臺,所以他要一直在門口守著,等待物資來了之后搬到樓下,然后再打電話叫他們下來拿,這樣一蹲就是一上午。
中午12:00-12:30,他帶著一身汗味兒回家洗澡吃午飯,為何只有半個小時?因為小區(qū)的特殊性。藍色港灣小區(qū)單身年輕人占很大一部分,很多小年輕沒有提前備好物資,有些也不會做飯,所以外賣在這個小區(qū)是很受歡迎的。在午飯高峰期,為了避免交叉感染,他必須提前在小區(qū)門口把這些外賣先轉移到樓下,就這樣看似簡單的工作,一般會持續(xù)兩個多小時。
下午15:00-17:00,又一批物資到來,他又要重復上午的工作。17:00-19:00,又是外賣高峰期,他又要重復中午的工作。19:00-21:00,又是一批物資運送高峰期,他仍然任勞任怨,做好志愿工作。21:00-23:00,他終于坐下了,開始了一天里最后的工作----保安亭站崗值班。23:00,回家休息,結束這平凡的一天。
在疫情防控的戰(zhàn)斗中,像丁建勇、譚清華夫妻這樣平凡而偉大的人還有很多,他們也許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是在平凡的崗位上重復地做著這些為人民服務的工作,與各位戰(zhàn)友們并肩戰(zhàn)“疫”,用奉獻和熱忱詮釋著他們心中的人間大愛。
任重道遠更需策馬揚鞭,正因為有了一群這樣的戰(zhàn)士,舍棄自己無數的休息時間,才給大家?guī)須q月靜好。我們堅信,只要有像丁建勇、譚清華這對夫妻黨員“打頭陣”,這場戰(zhàn)役我們必將取得勝利!向每一位堅守在抗疫一線的黨員致敬,向每一位堅守在抗疫一線的“戰(zhàn)士們”致敬,你們是抗疫戰(zhàn)斗中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