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縣司法局:一面錦旗一份認可 法律援助為民解憂
紅網(wǎng)時刻張家界8月15日訊(通訊員 李雁)2023年8月14日,慈利縣法律援助中心收到了一位受援人送來的錦旗?!案兄x你們的幫助,不然我們真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啊!”受援人將錦旗遞給李雁律師,誠懇地說道。
事情還要從兩年前說起。2021年4月,慈利縣法律援助中心的李雁律師添加了一位咨詢者的微信,這位咨詢者說她的愛人在慈利縣某工地發(fā)生工傷事故,已經(jīng)被送到醫(yī)院治療,傷者的包工頭要求和傷者私下協(xié)商解決,但傷者的醫(yī)療費、護理費、停工留薪的工資和造成殘疾的工傷待遇由誰負責,包工頭卻一直沒說。
李雁律師建議,在沒有進行工傷認定之前,不要與包工頭私了,要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進行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這樣才能保障勞動者依法享有的各項工傷保險待遇。了解到傷者與該工程的承包人只有口頭協(xié)議,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關系和用工主體不明確,李雁律師指導咨詢者收集和傷者一起工作的工友提供的書面證明、通過銀行轉賬發(fā)放的工資流水以及該樓盤的項目公示牌,初步證明了傷者與該樓盤的承包方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傷者根據(jù)律師的建議向慈利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提供了勞動關系的證明和住院記錄等證明。
2023年2月9日,咨詢者再次發(fā)來信息,告訴李雁律師傷者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出來了,但如何獲得工傷保險待遇,作為農(nóng)民工,他們仍然沒有頭緒。于是李雁律師建議他們帶上相關證據(jù),到慈利縣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
2月13日,慈利縣法律援助中心經(jīng)過審查,對受援人工傷保險待遇一案予以受理,并指派“法潤三湘”志愿者李雁律師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李雁律師審查了受援人提交的《工傷認定書》、住院病歷、《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以及工資流水,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和《湖南省<工傷保險條例>實施辦法》計算了受援人依法享有的各項工傷保險待遇,向慈利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了勞動仲裁,并提交了相關證據(jù)。4月13日上午,慈利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開庭審理了此案。經(jīng)仲裁庭當庭調解,被申請人湖南省慈利縣某公司支付申請人工傷保險待遇共計3萬元整,支付時間為2023年6月30日。至此,工傷保險待遇糾紛一案法律援助工作結束。
然而對于受援人來說事情并沒有結束,李雁律師提醒受援人,工傷職工致殘后的工傷待遇有多個項目,通過仲裁途徑取得的是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另外還有7個月工資標準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6個月工資標準的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由工傷醫(yī)保局支付。受援人根據(jù)律師的建議,持仲裁裁決書、《工傷認定書》、住院病歷和《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向慈利縣醫(yī)療保障局申請了上述兩項工傷保險待遇,順利拿到了相關待遇。對于援助律師的盡心盡力受援人非常感謝,這才有了開頭送錦旗的那幕。
近年來,慈利縣司法局非常關注老年人、殘疾人、農(nóng)民工等特殊群體,開辟“綠色通道”,實現(xiàn)法律援助申請“網(wǎng)上辦、就近辦、上門辦”,推行申請法律援助經(jīng)濟困難承諾制,不斷提升法律援助服務水平。2023年以來,慈利縣法律援助中心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412件,其中為農(nóng)民工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55件,努力讓廣大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讓法治陽光照亮更多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