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這些組織和個人入選省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先進典型
近日,湖南省對2020年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先進典型進行了集中表彰。其中我市陳春蘭、吳猛、陳意、湯蓉入選2020年度“最美文明實踐志愿者”,向誠入選“最美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工作者”,桑植縣力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入選“最佳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組織”,武陵源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屋場會”入選“最佳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武陵源區(qū)索溪峪街道迎賓路社區(qū)入選“最美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社區(qū)”。
最美文明實踐志愿者
陳春蘭,女,1976出生,中共黨員,2018年,陳春蘭臨危受命任花果峪村書記,半年內摘掉“軟弱渙散村”帽子,有效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她雖身患甲狀腺癌,仍帶病堅守崗位,關照張從明等弱勢群體,修房、接水、送米、理發(fā)……情系百姓,無怨無悔。
吳猛,慈利人,土家族,1969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退伍軍人,縣第九屆政協(xié)委員?,F任慈利縣義工協(xié)會黨支部書記、會長。31年,行走公益路,一路大愛歡歌,助人為樂,收獲快樂……以雷鋒為榜樣,永葆軍人本色……
陳意,女,1986出生,桑植縣10幫1愛心協(xié)會會員,這位來自重慶80后湖南媳婦,十多年來,幾乎每個周末她都積極參與針對貧困家庭的調查走訪活動,她與其他的愛心人士一道冒著嚴寒酷暑,頂著風吹雨打,翻山越嶺,走遍了桑植縣35個鄉(xiāng)鎮(zhèn),百余個村莊,行程近3萬多公里,先后參與了100多次志愿服務活動,只為尋找大山深處需要幫助的貧困學子。
湯蓉,女,1970年出生,張家界市微愛公益服務中心副會長。為人忠厚實在,樂于助人,熱心公益事業(yè),在工作和生活中以無私奉獻的志愿服務精神指導自己的言行,以高度的責任感積極奮戰(zhàn)在志愿服務工作第一線,開展扶幼、助殘、助學、助老、陪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等系列活動500余次,籌集總價值43萬元愛心物資,愛心助學款12萬元,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樂章。
最美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工作者
向誠,男,51歲,中共黨員,桑植縣民政局工作。作為單位志愿服務隊召集人,除完成本職工作外,參與10幫1助學項目、“溫暖湘里娃”桑植行動、長沙市洗心基金會“萬名學子助學計劃”桑植行動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成效顯著。他先后5次榮記三等功,4次受到嘉獎獎勵。
最佳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組織
桑植力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桑植縣力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2017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公益事業(yè)和公益活動,2020年疫情期間進行了疫情防控、資源鏈接、心理咨詢等服務;疫情緩解后組織志愿者開展了關愛殘疾人、留守兒童和青少年等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
最佳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
武陵源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屋場會”
該項目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國家級試點為契機,立足“小屋場”,融入“微服務”,發(fā)揮“大作用”,積極探索區(qū)級+鄉(xiāng)(街道)+村(社區(qū))+小組或網格+村(居)民“五位一體”的“屋場會”。在全區(qū)33個村(社區(qū))設立屋場238個,用好用活“講、聽、演、評、辦”五字訣,全面推進基層治理有力、有序、有效。通過屋場會的召開,理論政策宣講“實”了起來、精神文化生活“活”了起來、矛盾化解力度“強”了起來、生活環(huán)境“美”了起來、干群關系“近”了起來……截至目前共召開屋場會1500場次,理論宣講1500場次,“送戲下鄉(xiāng)”1000場次,摸排及收集困難問題582個,解決問題443個,處理率達76%。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宏森對武陵源區(qū)“屋場會”高度肯定,作出批示要求在全省推廣,并于2020年11月16日來武陵源調研,在索溪峪街道黃龍路社區(qū)吳家臺“屋場會”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走出一條“武陵源樣板”的文明實踐試點新路子。
最美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社區(qū)
武陵源區(qū)索溪峪街道迎賓路社區(qū)
在疫情防控期間,社區(qū)200余人黨員和志愿者主動放棄休假,冒著嚴寒,分五個卡點進行值班值守,在日夜的堅守下,利用宣傳車、發(fā)放宣傳單、逐戶上門摸排的方式做到底冊清楚,對于中高風險地區(qū)人員實行“五包一”的形式及時跟蹤服務并購買物資上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深入貫徹落實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精神。